「將就」並非「隨便」,而是體會了「隨緣」之後的必然。懂得「隨緣閱讀」,無論什麼書,有緣來到面前,打開來,就看,能這樣「隨緣閱讀」,享受多,所求少,頓悟多,苦思少。

自我年長(意思是半百以後),就漸漸認為,設計的終點,必須是詩,起點,也是。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

當然,閱讀也一樣,終點起點,都必須是詩……

詩,可長可短,但能精準堆疊文字的形貌,抓住模糊的情感或畫面,是詩創作的必要。除非,你是天才,否則,我們創作詩句,仰仗的,只能,在自己腦海裡,摸索歲月敲槌而出的龐雜光影,緩慢的撿拾。

也因此,我特別喜歡二十世紀建築家柯比意(Le Corbusier)曾說的:「Architecture is the learned game, correct and magnificent, of forms assembled in the light.」他大致的意思,應該是:「建築設計,是一種需要精準技術與龐大學習的遊戲,遊戲的內容是,將造型放進光影裡。」

這話,從年輕把玩到現在,我在半百後,才慢慢理解,此話火候如何。

年輕時,我做設計,比較像寫論文,寫散文,不是寫詩。

閱讀也一樣,年輕時,閱讀,理智多,情感少……

年輕時設計,詩意,有的話,也是強說愁式的,勉強居多。

舉個例吧,年輕時,做設計,講究得很;閱讀,也很講究;現在,年齡長了,做設計不「講究」了,反倒是「將就」許多,閱讀,居然也一樣。

「將就」些什麼?「講究」些什麼?

年輕時,不懂得「隨緣」的可能性,書要講究地挑,才願意看,設計,要講究地想,有了清楚合理的邏輯,才能開始動筆……

也許,有人覺得,因為年長了,才會開始「將就」;從「講究」轉而「將就」是因為體力差了,心態也隨便了。

我怎麼想,原因絕非如此,「將就」並非「隨便」,而是體會了「隨緣」之後的必然。

懂得「隨緣閱讀」,所以,無論什麼書,有緣來到面前,打開來,就看,那幾段仔細看,那幾段跳躍讀,有的倒著頁數看,有的順著頁數讀,反正,怎麼讀都好,就看那時,覺得怎麼看好。

能這樣「隨緣閱讀」,享受多,所求少,頓悟多,苦思少。

那麼,設計,又是怎麼「將就」做的呢?

也是半百以後這十來年,我做設計,總會要求自己,刻意避開邏輯的推敲,只端詳著,要我設計的地方,嘗試,靠近那本來就在,但我只能模糊感受,許多造型與光影之間互動的樣貌,嘗試聚焦那些飄動樣貌的詩意,如果,詩意抓得住,我的設計,基本就能開始了……

年輕時,學習設計的合理邏輯,變成次要,不是主要。

法國女作家Anas Nin,她說:「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,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.」她也說:「The role of a writer is not to say what we all can say, but what we are all unable to say.」我喜歡拿這兩句話,作為我的設計座右銘:

首句、做設計,是為了品嘗生命的詩意兩次,第一次是讓詩意在腦海裡發生,被我們抓到的時候;另一次,是我們通過回憶,讓詩意在我們作品之中,再次呈現的時候。鹽埕小額借款快速撥款

次句、設計家的角色,不是直接呈現大家都能輕易信手拈來的,我們要呈現的,是大家不容易看見的情感或詩意,讓它變成動人的形貌。

也因此,我現在做設計,也是這麼開始的……

嘗試著,我抓住那模糊,想辦法看清楚,想辦法辨認,那詩的破碎片段……

拼湊著,一遍又一遍的模糊,直到,模糊雖然還是模糊,但是,我已經可以開始放心了,才慢慢地放手,讓設計回到邏輯的路上。

上面這段話,不用情感與詩意做設計的人,大概很難贊同,不過,這的確是我近年,做設計的方法,在模糊中,不斷摸索,不是追尋合理的邏輯,而是讓情感錨定,等詩慢慢浮現。

最近,有幸參加「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」的「微型圖書館公益活動」,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,主辦單位,希望我說說設計的樣貌,一開始,順應要求,我說了,但是,一說完,我就後悔了,因為,我的腦海裡,還沒有這個設計所需要的「詩意」。

於是,改了幾版,改了又改,完全不是為了美觀,也不是為了功能,更不是為了造型,而是,在摸索中,等待可以成形的「詩意」出現。

那麼,讓我決定最後設計樣貌的「詩意」是什麼?

答案是「不圓滿」,那種蘇軾寫出來的,「寂寞無人見」的不圓滿。

我可以感受,在松山捷運車站,熙來攘往的人群之中,有許多人,對生命,充滿了不確定的徬徨……

有人面對未來,有人面對現在,有人面對過去,有人為了理性,有人為了感性,但是,心底,缺了一片。

其實,如果我們有機會仔細打探,這種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」的不圓滿,無論大小,在書中,都會有答案。

當不圓滿的詩意浮現,我的設計也就出現了,我挑選了五本書,分別是:

送給「未來的您」的是《未來產業》,因為,一定有人,面對未來舉棋不定,我希望這個設計,可以彌補;送給「現在的您」的是《讓創意自由》,因為,一定有人,對自己限制太多,不敢邁開腳步,我希望這個設計,可以鼓舞;送給「過去的您」的是《人類大歷史》,因為,一定有人,眼光養成,不夠深遠,自己給自己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擾,我希望這個設計,可以啟發;送給「理性的您」的是《少,但是更好》,因為,一定有人,做事鉅細靡遺,忘了,高度的理性,不是錙郵局存款利息計算公式 銖必較,而是提綱挈領,我希望這本書,可以說服;送給「感性的您」的是《我坐在琵卓河畔哭泣》,因為,一定有人,誤以為柔軟就是懦弱,我希望這本書,呈現愛的勇敢。

最後,我選擇這些書裡,挑選,作者與翻譯者用心的話語,當作遊戲……

我期待,讓路過的人抽籤,更期待,如果,過路人,有不圓滿的疑惑,能在遊戲般的輕鬆之間,靈光一現,發現「詩意」送給生命的溫馨與敦厚。

(中國時報)

bdbes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